“永不拓寬的街道”:19篇書摘串起的老上海街巷油畫展

19篇書摘串連起整體的觀展脈絡,64幅油畫作品則將上海風貌保護道路的歷史風韻展現得淋漓盡致。正在上海城市規劃展覽館舉行的“符號上海——上海風貌保護道路文化之旅《街巷·風情》”是國內首次以文學作品為創意核心的藝術展覽,策劃靈感來源於陳丹燕所著的一本用細膩文筆勾勒上海面貌的文學作品《永不拓寬的街道》。
五原路隨筆,李前
“到瞭我與我的女兒回憶我的傢鄉時……我說起五原路上高大的梧桐樹,夏天噴過藥水後,滿地都是熒光綠的刺毛蟲屍體……有傢人在油炸帶魚,一股五原路才有的現世安穩氣息。我驚奇地發現,我的傢鄉沒有老槐樹和清涼的小溪,我的傢鄉是淮海中路旁邊的安靜小馬路。我的女兒也在五原路長大,她記得每日黃昏華東神學院教室裡傳來的唱詩聲。生長在都市裡的人,傢鄉就是幾條從小看熟瞭的馬路。那幾條馬路,就是我們心中最安穩的永在之所。在一個滄海桑田的時代,我理解自己生活裡最大的幸運,就是五原路是受法律保護的永不拓寬的街道之一。”
這段溫情脈脈的文字,是作傢陳丹燕回憶自己傢鄉,也是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舉行的展覽“符號上海——上海風貌保護道路文化之旅《街巷·風情》”的前言。
該展覽是國內首次以文學作品為創意核心的藝術展覽,策劃靈感來源於陳丹燕所著的一本用細膩文筆勾勒上海面貌的文學作品《永不拓寬的街道》。
展覽分為“認識上海”、“街道印象”、“生活日常”、“他者之眼”、“理想實錄”五個敘事空間,19篇《永不拓寬的街道》的書摘串連起整體的觀展脈絡,64幅油畫作品則將上海風貌保護道路的歷史風韻展現得淋漓盡致,它們來自王劼音、方世聰、陳逸鳴、俞曉夫、黃阿忠等60餘位上海油畫傢的創作。
新華路陽光斑斕,侯偉
說起這些文字和油畫的淵源,其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陳丹燕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采訪時介紹說:“《永不拓寬的街道》出第一版(2008年)之後,有個策展人拿著這本書,邀請油畫傢去畫下不同的街道,最後這些畫作變成瞭上海規劃館的館藏。等到《永不拓寬的街道》出新版的時候,就用瞭這些油畫做瞭插圖。”
“這有些像互文,先有書,又有油畫。”回憶起這個過程,陳丹燕覺得很感慨,“等到書再版,就用這些油畫當插圖。再到做展覽的時候,館方又用瞭書的內容,加強油畫的故事性。”
而今,踏入展覽,在“認識上海”這個部分,觀眾首先見到的,是上海最具標志性的街巷——外灘,這裡也是文學、藝術最熱衷於描摹的地方。
展覽現場展覽現場
陳丹燕在《外灘漫遊者》這篇文章裡回憶瞭兒時關於外灘的記憶:“是的,你當然也想起瞭外灘著名的愛國主義故事,這是每個在1970年以前出生的孩子都熟知的。當年中國銀行在沙遜大廈旁邊建造大樓,正是中國建築師在上海興起中國文藝復興的年代,中國建築師在現代建築中運用中國元素,中國銀行正是一個代表作品。中國銀行預計要建造成外灘最高的大廈。但由於維克多·沙遜的阻撓,最終中國銀行隻能削減樓層,比旁邊的沙遜大廈矮去60厘米。從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每個學齡的上海孩子都被老師帶到這裡來,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每個孩子都拼命仰頭,想看清那60厘米的差距。”
在展覽現場,這些生動的描述像被裝進瞭記憶的匣子,漫步展覽的觀眾可以拉開抽屜,念到這些文字,而在周邊環繞的,是外灘的新舊對照的地圖,以及油畫傢對於外灘各條街道的描繪。
中山東一路外灘的風景,殷雄
虎丘路熱街,應海海
“你在經過時,再次仰頭看瞭看,實際上,從樓下,什麼也看不清。隻看到兩棟大樓外灘的裝飾線的不同,一邊是裝飾藝術的曲線,另一邊是中國式的雲頭。華洋沖突在外灘實在不能避免,這是你從不追究大樓高度傳說的真實與否的原因,你就將它當成一種象征,接受下來。是的,你應該相信華洋沖突的真實和必然,也不必害怕,其實,它是一種生機勃勃的雙邊關系,是上海式的實用主義世界觀的基礎。要是中國人真的強勢瞭,就可以直接超過沙遜大廈呀,沒有實力,就再努力吧。上海人常常這樣想。”
陳丹燕的敘述或許代表瞭好幾代上海人的心聲,也是上海街巷的寶貴記憶。在展覽現場,這樣的文字時常出現,延續至“街道印象”、“生活日常”,引領觀眾品位長樂路、陜西路、五原路等街巷的萬般風情。
永福路雨中,陸永生
復興西路夏朵外雨景,戴剛峰
思南路上的老別墅,徐本方
“他者之眼”和“理想實錄”則汲取瞭另外兩種不同的視角:生活在上海的外國人,以及城市歷史風貌保護的規劃者。
在陳丹燕的筆下,“尼可”是一個比很多上海更懂得欣賞和保護本土歷史文化的外國人。“‘我比好多上海人懂得多瞭,你看你們在你們的城市裡做瞭什麼?把自己城市的傳統都拆掉瞭,搬傢的時候把傢裡真正好看的老東西都扔掉瞭。我傢裡的不少東西都是在馬路上拾來的。上海並不是一個懂得保護自己文化的城市。’尼可在她的客廳裡走來走去,一一點給我看她的收藏,箱子,櫃子,小木凳,落地燈,’你不知道原來的主人聽到我想要買他們用的東西時,他們的驚奇和高興的樣子,你連這個凳子也要?他們奇怪極瞭,就說,你要,就拿去吧。’”
衡山路上的保齡球館外,方世聰
淮海路上的品牌店,陳宏慶
同濟大學的副校長伍江長年關註著上海歷史風貌保護區的保護規劃,在他看來:“街區風貌是一個整體,所以在保護建築的同時,還必須保護住與那些建築相連的街道,不得拓寬,甚至也不得隨意修改人行道和行道樹。這樣,這個城市的記憶和歷史就成為城市生活中可觸摸的,可感受的一部分,而不再會消失得無影無蹤瞭。這是伍江的理想。”
伍江的這個理想,也奠定瞭上海“永不拓寬的街道”的政策格局。今年,恰逢上海市政府頒佈《關於本市風貌保護道路(街巷)規劃管理的若幹意見》,確定64條“永不拓寬”道路10周年。這場因文學傢、藝術傢彼此互動而產生的展覽也是對於城市風貌保護的紀念和支持。
陜西北路初夏,周加華
東平路秋意,殷雄
甜愛路的冬日,李劍
“在我(為瞭寫書)采訪的時候,武康路還剛剛開始做整修規劃,”陳丹燕回憶起這些年這些街道的變化,提到,“現在完成瞭,這條路變得很有名。”
19篇書摘,64幅油畫作品,構成瞭本次展覽的主體。此外,63本陳丹燕歷年創作的文學作品構成的主題書吧將引領觀眾走進這位上海作傢的文學殿堂,15分鐘武康大樓口述史影像資料真實地記錄瞭歷史建築的集體記憶。
展覽開始於9月9日,原定於10月29日結束,而今延期至11月12日。

【相關展覽】符號上海——上海風貌保護道路文化之旅系列展覽
城市符號是一座城市文化的縮影,是城市精神潛移默化的傳承與延續,是定格在城市人心中永恒的記憶。有著七百多年建城史的上海,擁有著豐富的文化符號,它們有機地構成瞭完整的滬派文化,是城市發展不可獲缺的精神內涵。
2017年恰逢上海市政府頒佈《關於本市風貌保護道路(街巷)規劃管理的若幹意見》,確定64條“永不拓寬”道路10周年。為此,今年 “符號上海”的視角將聚焦於“街巷”這個匯聚城市文脈個性、展現城市活力風韻、體現城市發展變遷、與市民生活日常休戚相關的主題。
符號上海
“符號上海-上海風貌保護道路文化之旅系列展覽”將於9月9日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開展,首批展出的四個展覽是“街巷·童趣”“街巷·記憶”“街巷·風情”“街巷·彩韻”。
“街巷·風情”將19篇《永不拓寬的街道》的書摘與64幅上海油畫傢的作品結合,以“悅讀”形式讓觀眾品位上海風貌保護道路的歷史風韻。展覽將持續至11月12日。
街巷童趣
“街巷·童趣”展覽以“我的街巷,我的傢”為策展核心,通過“娃娃畫上海”兒童繪畫作品和“上海童謠”剪紙長卷兩種藝術形式的組合,展現瞭不同時代的市民在同一個城市,擁有的不同童年經歷。展覽將持續至10月29日。
街巷記憶
“街巷·記憶”通過上海市工藝美術大師李守白先生全新創作的64幅海派紙雕藝術作品、64篇道路沿革的歷史溯源、64組道路新老照片的影像對比、新場古鎮新媒體動畫繪本等展項,共同演繹一場上海風貌保護道路的文化盛宴。展覽將持續至11月12日。
街巷彩韻
“街巷·彩韻”以獨具特色的金山農民畫為載體,用農民藝術傢的獨特視角,把傳統的繪畫技巧與現代的審美觀念有機地結合,勾勒出在農村居民眼中的城市景象,共展出64幅“永不拓寬道路”的繪畫作品。展覽將持續至12月17日。


特朗普上台灣商標註冊台灣商標註冊查詢任兩周簽8條行政命令

號外號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台灣註冊商標查詢行政命令有多強,買不瞭吃虧,買不瞭上當,是XX你就堅持60秒!

台灣商標查詢台灣商標註冊代辦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BABA4431E626140C

arrow
arrow

    lhrgwqdfp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